JN江南,JN江南,JN江南,“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是涉及复杂系统工程的重大科学问题。”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海生在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科技创新在解决黄河流域大尺度复杂环境系统问题中尤为重要。
近年来,黄河流域水质持续改善,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黄河流域2023年水质优良(I-III类)断面比例为91.0%,干流连续两年全线达到Ⅱ类水质;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持续向好,源头、三角洲等区域生物多样性稳步提升。
在看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同时,李海生认为,黄河流域天生“体弱多病”,仍面临生态环境脆弱敏感、资源环境承载力弱、水资源水沙不平衡、水—气—土—固复合污染、产业倚能倚重等复杂生态环境问题,协同推进流域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依然艰巨。
李海生表示,科技可以发挥决策层和执行层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构建“政府主导—科技驱动—多元协同”的立体化组织体系,将科技紧密嵌入管理、治理和行业中,对上支撑国家黄河生态保护治理科学决策,对下通过在地方驻点科技帮扶,实现国家政策措施和管理要求的快速落地,解决决策层和执行层之间“上热下冷中梗阻”的问题。
“近年来黄河流域自然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很多问题的深层次成因不明、机理不清JN体育,,缺乏实用解决技术。”李海生说,通过开展跨部门多学科的联合攻关,将零散的成果系统化,可以形成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系统认知和科学判断,进而攻克复杂流域系统治理的重大关键科技瓶颈,科技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去年的“六五环境日”,李海生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山东论坛上表示,为科技助力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生态环境部组建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联合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国家黄河中心),构建三层次立体化的“1+X”组织模式。一是由生态环境部相关业务部门组成的多部门融合的领导层;二是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和国内优势科研单位组成的多学科交叉科技攻关团队;三是由国家黄河中心和驻点团队、地方政府、企业组成的社会多元共治网络。
作为国家黄河中心的主任,李海生介绍,国家黄河中心围绕流域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开展23个共性项目联合攻关,并在32个城市开展驻点科技帮扶。在联合研究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初步识别了黄河流域—区域—城市三级生态环境问题,初步形成了流域生态、环境、固废等多要素“一张图”,研发了一批流域“增容—减污—降碳”关键技术,立项和发布相关标准13项。
李海生介绍,国家黄河中心的研究成果对上支撑了生态环境部有关部门水生态调查评估、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农村黑臭水体和生活污水治理、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等相关制度制定和工作实施,共为国家和地方提供政策建议34项、研究报告(工作方案)等178份。对下通过驻点实现研究成果的快速落地应用,支撑了30个城市水体消劣达标及水质提升、18个城市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等12项重点工作,全面支撑了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
据介绍,研究成果在重点区域实现应用落地,如山西吕梁市驻点团队针对汛期水质超标问题,采用了“水—沙—污”协同溯源治理模式,经过为期一年的治理,2023年吕梁市历史上首次9条河流15个国考断面全部达到优良水质。随着联合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2023年国家黄河中心运管部获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领导小组颁发的第十一届“母亲河奖”(绿色团队奖)。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代睿北京报道受访者供图
黄河流域天生“体弱多病”,仍面临生态环境脆弱敏感、资源环境承载力弱、水资源水沙不平衡、水—气—土—固复合污染、产业倚能倚重等复杂生态环境问题,协同推进流域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依然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