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第一代、第二代供水建设者,应邀来到嘉源给排水有限公司。他们抚今追昔,感慨万分:
“这里是当年的城区塔弄,当时这里是一片断砖乱瓦、杂草丛生的土丘,建设者们硬是肩挑手抬,变荒坡为平地,夜以继日苦干,谱写了供水艰苦奋斗创业史的第一页。”78岁的汪维英,曾是党总支委员,担任过工会主席。
“1956年6月,嘉兴城市供水史上第一口深井开凿建成,1957年1月1日,正式向市民供水。记得当年,第一次喝上洁净的、便捷的自来水的市民,满怀喜悦,向市委市政府呈送了大红喜报,感谢党和政府送来了幸福之水。我们是建设者中的一员,感到无比光荣。”同样78岁的曹炳观,曾担任过石臼漾水厂的厂长,与汪维英同一天进厂,只是报到时间一个上午,一个下午。
“几十年来,看到公司规模一年年扩大,厂貌一年比一年优美,作为供水建设者,一想起就由衷地感到自豪!”今年67岁的徐林强,曾担任过总经理助理,常年工作在第一线,对公司的各个发展节点如数家珍,几十年的一线工作经历,对很多细节记忆犹新,恍如昨日。
据介绍,嘉兴市嘉源给排水有限公司承担着嘉兴经济建设和居民生活用水的双重重任,作为一家中型供水企业,其前身是嘉兴市自来水厂,至今已有60年的发展历史。
嘉兴地处长江三角洲的杭嘉湖滨海平原,水陆交通便利,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城市基础设施相当落后,百姓世世代代饮用河浜水、土井水,嘉兴地区历史上也是血吸虫病肆虐的重灾区,而不洁饮水是传播的一个主要途径。
新中国成立后,历次人代会上屡有兴建自来水厂的提案,市委市政府对群众的呼声和愿望十分重视,但苦于百废待举,财力不济,未能马上付诸实施。
为顺应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有效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嘉兴市政府以市人委交建〔1956〕271号文正式批准《新建嘉兴市自来水厂工程》,总投资30万元,并组成嘉兴市自来水厂筹建处。在各方的积极努力下,从上海部分工商业者中筹集到了约25万元资金用于水厂建设,于是水源勘测、厂址选择紧锣密鼓地展开。
于是,有了第一口深井在塔弄的开凿成功,有了嘉兴市民第一次喝上自来水的喜悦。
尽管当时的供水能力只有2400吨/日,但嘉兴人民世世代代自然汲水的落后用水方式自此逐步得到了改变。塔弄水厂的建成供水,标志着嘉兴集中式供水事业的开始,拉开了城市供水这部大剧的序幕。
60年来,嘉兴城市供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稳步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JN江南,,公司先后新建扩建了南门水厂一期、二期工程,新建了石臼漾水厂一期、二期工程,供水能力得到迅猛发展,到1996年6月28日石臼漾水厂二期工程建成运行,公司的供水能力达到20万吨/日,跨入了中型供水企业行列。
进入21世纪,针对我市取水水源为微污染原水的状况,公司积极探索,向科技求发展,先后进行了石臼漾水厂17万立方米深度处理技改工程和8万吨扩容工程,使我市的城市供水全面达到安全、优质、足量的目标。
在抓紧供水能力建设的同时,公司按照中央“统筹城乡发展”的方针,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总体部署,加快实施南湖、秀洲两区10个乡镇的并网供水工作,至2013年8月,市本级南湖、秀洲两区10个镇的供水企业,全部完成委托管理协议的签订,按归“一镇一所”的模式设立了10个乡镇营业所,作为嘉源给排水有限公司的乡镇供水服务网点,具体负责各自乡镇供水的服务工作。市政府确定的城乡供水“同网同质同价同管理”目标基本实现。
同时,作为我市城乡供水一体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贯泾港水厂一期工程,2006年2月开工建设,经过建设者们近17个月的奋战,于2007年6月28日建成并网供水。贯泾港水厂二期工程在已建成15万吨/日一期工程水厂的基础上,扩建15万吨/日规模制水生产线日正式通水。目前,我市市区的日供水能力已达到55万吨
日,直径100mm以上供水管道达1316公里,供水面积扩至968平方公里,总用水户数已达570430户。
“当时我们进厂时,厂里不过20多人,条件简陋,没有保洁员,都是自己打扫卫生,大家开会坐的凳子、值班室里散热的风扇,都是我们师傅自己动手,用边角料做的!”
“当时东栅打了几口深井,需要铺设的管道都是我们拉着榻车,顶着7月的太阳,一车车从塔弄拉到东栅工地的;水泥管材卸在嘉兴火车站,我们连夜全体出动,用榻车全部拖到厂里!”
“新工程往往都要求在夏季用水高峰前投产,所以时间都特别紧,市里领导都要求我们竣工早一天好一天,记得南门水厂二期工程建设时,有的员工累倒挂盐水,有的员工因为暴晒流汗过多,饭点到了咽不下饭,三餐只能勉强喝点粥。通水时,现场脚手架都还没有拆除干净,一不小心头碰上了,痛得龇牙咧嘴,但听到到场剪彩的市领导一声‘你们辛苦了’,心里想想啥都不算什么了。至于配套附属用房,都是后来慢慢盖的。”
“记得当年嘉兴化工厂还没有生产净水用的液氯,要到上海高桥化工厂去买,有一次厂里安排不出车辆,又等着用,时间紧,只得向南湖乡的一家企业借了一辆拖拉机,我押车,来回8个多小时,灰头土脸地回到嘉兴,总算是完成了任务,要知道,液氯是一种危险品,担了一路的心啊!”
“当年的事情,真是讲一天也讲不完啊!当时的我们,只要是厂里的事情,大家都会不分岗位全部上,把厂里的活儿干好干漂亮了,是一种满足!”
正是有了像他们那样一代又一代兢兢业业的供水建设者的接力,才有了公司全体员工引以为自豪和骄傲的今天!
月,嘉兴自来水厂第一口深井(位于市区建国路塔弄水厂)开凿建成。1957年1月1日正式向市民供水。同年2月28日,市政府批复厂名为“地方国营嘉兴自来水厂”。1967年起,水厂尝试采用地面水制水,新建荷花堤取水泵房及两座“水力循环澄清池”,设计规模为5000吨/日,自此,嘉兴的城市供水由单一的地下水,发展为地下水和地表水共用的新模式,总供水能力达到2.5万吨/日。
月,南门水厂第一口深井建成。1970年,南门水厂扩建,以地表水为水源,设计规模为1万吨/日。1971年7月竣工供水。1977年5月,南门水厂和塔弄水厂的“水力循环澄清池”进行技术改造,加装蜂窝斜管,改善了水质,提高出水量近1倍。1981年,南门水厂扩建,一期工程建设规模为
万吨/日,1983年8月13日投入夏季高峰运行。1985年南门水厂二期扩建工程开始筹建和设计,建设规模仍为2.5万吨/日,于1987年5月建成投产。一批以地表水为水源的制水工程项目相继建成投产,这标志着我市开启了较大规模地利用地表水为供水水源的新格局。
月高峰供水前建成通水。工程建设中JN江南,,在我市供水管道安装史上首次采用直径1000mm大口径预应力钢筋砼管道,大流量供水进入了市区,供水范围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市区大部分地区供水压力显著提高。1996年
月,作为我市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公用事业项目,石臼漾水厂二期工程基本建成并投入试运行,及时在当年夏季高峰供水期间向城市管网送水。同时完成DN800大口径水管5公里长距离排管任务,工程之复杂、任务之艰巨,在公司历史上前所未有。至此,石臼漾水厂一、二期工程总生产能力达到了日供水15万吨。
月16日,石臼漾水厂深度处理技术改造工程如期竣工并网供水,市民在除夕前用上优质水。深度处理技术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该新工艺的投入使用,标志着一项新的制水工艺的诞生,标志着我市自来水饮水标准得到全面提升。2006年11月9日至12日,在嘉兴召开的全国给水深度处理研究会上,生物预处理+臭氧活性炭的深度处理工艺被专家学者誉为“嘉兴模式”,被树为全国制水行业的典范,建议在全国推广。
月8日,设计规模为8万吨/日的石臼漾水厂扩容工程建成并网供水。工程采用的“中置式高密度斜管高效澄清池”等一些工艺、设备为国内首次使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基本同步。扩容工程的建成供水,使嘉兴市区的总供水能力达到了28万吨/日,把供水范围扩大到市本级两区的部分建制镇和开发区,为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与此同时,投资1300万元建设的“双水源”工程,既可在杭州塘取水,也可在新塍塘配水,大大提升了市区供水安全性。
位于市区正南方向的南郊贯泾港水厂是市本级城乡供水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份,与位于市区西北方向的石臼漾水厂遥相呼应。首期工程于2006年
月开工建设,于2007年6月28日正式并网供水。贯泾港水厂二期工程项目位于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长水塘和南郊河交汇处,于2012年
月30日正式通水。项目在已建成15万吨/日一期工程水厂的基础上,扩建15万吨/日规模制水生产线,项目的供水范围为嘉兴东片和东南片,成为响应城市“东进南移”战略的排头兵。